5月29日,四川宜宾。侯先生跟妻子经营着一家门店,平时卖菜维持着一家人的正常开销。有次,侯先生在翻看自己账户余额时,发现少了许多。经过询问儿子得知,这些钱都被他拿去充了游戏。侯先生称,儿子12岁,自己跟媳妇卖菜(妻子不识字),每天账户有3-5万元的进出账,小孩充值后把短信删了。
前言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现在很多家长,忙起来无暇照顾孩子,就直接丢给孩子一台手机,只要他们不烦自己就行。这样行吗?父母挣钱确实不容易,但是即使再忙,也要多关注孩子,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合理管束。不然,熊孩子坑得你爬都爬不起来。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最近,家住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的韦先生反映,儿子因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竟然偷偷地拿着他们的银行卡去充值,两口子多年的积蓄一下子就被花光了。 六七年前,韦先生一家从河池宜州来到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那平村租地种菜,晚上摘菜,白天休息,因此疏忽了对孩子的照看。
5月29日,一网友发布视频称,四川宜宾南溪区一家蔬菜店经营者的孩子在游戏内充值了七八十万,视频中孩子父亲拿着厚厚一摞打印出来的交易流水文件。该视频一经发出立马引发网友热议,目前评论区已有三千多条评论,其中部分网友讲述了自己孩子偷偷在游戏内充值的情况,并就如何退款热心支招。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宋宇晟在触网年龄不断降低的当下,如何对未成年人用网进行管理,正成为不少家长关注的问题。“能不能管管孩子用手机?”“怎么能让家长知道孩子都在网上干了什么?”“孩子玩游戏充了好多钱,怎么退款?”……类似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家长们实实在在的“焦虑”。
近年来,广东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消费,但由此带来的消费投诉也不断增加,特别是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网络游戏成为他们娱乐休闲的首选,这也导致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问题更加突出,有关消费纠纷急剧上升。疫情期间,孩子们宅在家里与手机等
网络时代的发展,给很多人带来了便利,但是也让很多家长头痛,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游戏,在游戏中寻找自信,为了玩游戏甚至大量充钱,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虽然很多游戏公司退回大部分钱,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屡屡发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褚英硕孩子用家长的手机上网玩游戏、看直播,频频充值、打赏多达上万元……作为家长,在抱怨因无法提供直接证据追款太难的同时,也应认真保管好账户和密码等信息,做好手机监管已成了家庭防范的重要一关。事件偷用手机充值10.
案例:11岁玩娃给一款网络游戏充值6000多元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网络游戏成为娱乐休闲的首选,这也导致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问题更加突出,有关消费纠纷急剧上升。据广东省消委会披露,疫情期间,每天都有接到消费者关于网络游戏的咨询投诉。消费者刘女士投
9月2日,有媒体报道,四川一位16岁的女孩长期沉迷于手机游戏,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竟然充值了95000多元,家长发现之后就希望游戏公司能把钱退回来,但是客服却要求家长去找华为,现在家长要求退钱却遭到了拒绝。
西部网讯(记者 杨晏宁)“孩子今年16岁,瞒着我们在游戏里充了11801.5元,游戏平台不退费该怎么办?”近日,有网友反映称自己孩子于2019年开始在游戏里充钱,因住校一直未发现。直到2023年1月才发现孩子的游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