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8月,美国画师凯瑟琳.卡尔经美国公使夫人康格推荐,进入颐和园为慈禧绘制肖像。油画肖像工期漫长,直到1904年的4月19日,这幅画像才终于完成并送往美国展览。在这8个月的工期里,卡尔先是在颐和园居住,慈禧回宫后她也跟着住到紫禁城中,以便能更传神地进行绘制。凯瑟琳.
中国著名学者梁实秋曾在《雅舍菁华·洗澡》中说: “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作一件大事的。自古就有沐浴而朝,斋戒沐浴以祀上帝的说法。”这恐怕是说明古人洗澡重要性最直接的说法了。虽然,古代民间并不看重洗澡,大概一是用水困难,二是缺少清洁观念。
(图片来源网络)说到洗澡,这个似乎是很容易联想的事儿,但是却不得不说,是一件大事,按科学的说法来讲,洗澡有N种好处。这不,古代那些皇帝们也深懂其中之道,有些甚至还玩出了特别的花样了。平民百姓的洗澡那啥,史书上也没什么记载,就不多说了,来,开扒。原始社会不说,咱祖宗不知道咋度过的。
洗脸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护肤环节,而古代没有洗面奶和卸妆油,古人用什么洗脸?但在古代,没有洗面奶和卸妆油,他们靠什么洗脸呢,有些小伙伴可能说,直接用水洗脸就可以了,男士也许可以,可女士们怕是用清水就不合适了,因为在古代,贵人们也会化妆的。
重温了一下红楼梦,看着剧中的人物都化着很精致的妆容,突然间很好奇古代人是用什么来卸妆的呢?姑娘们都懂,涂个防晒和上了粉底眼线睫毛膏的脸卸起来绝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红楼梦》里的姑娘们是怎么化妆的。“又见袭人特特的开了箱子,拿出两件不大穿的衣裳,忙来洗了脸。
文|扒一扒历史事编辑|扒一扒历史事大家知道丫鬟这个词吗,近些年来古装剧的大火,让丫鬟这个词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很多古装剧的大火,每个角色的身份都参考了很多古时候的背景。像皇帝,皇后,宫女,太监,主子丫鬟仆人的身份也都逐渐被人们熟知。今天咱们要讲的就是“丫鬟”这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