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文人相轻”,那意思是文人与文人是相互看不起对方,其实这也比较好理解,正所谓同行是冤家,毕竟同样读古人的经典, 同样是写文章,如果承认了别人文章写得好,那就意味着自己的文章不行,自然就不会承认别人的文章好,还要去贬低对方,以此来抬高自己。
以上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最后描写滕王阁的一首诗,称之为“四韵诗”。所谓“四韵诗”其实就是“八行诗”,按韵来论的话,王勃的这首诗是两个韵:“渚、舞、雨”和“悠、秋、流”。其实“四韵诗”也可以是同一个韵:如果仅就王勃这首《滕王阁》的诗而言,你要说他写得有多高妙,倒也有些言过其实。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这个光荣的称号,是他们部分人还在世时,由诗坛后起之秀宋之问提出的。这四位才子,凭的是硬实力登上初唐诗坛的顶峰,可以想见,他们当时有多火。王杨卢骆盛唐时的超级大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人生自有诗意。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总能从唐诗中寻找诗人的智慧和情怀,从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六神磊磊制造了一个时光隧道,把唐朝的诗人们带到21世纪,用我们熟知的生活场景,还原了那些年里诗人们的朋友圈,以及他们所经历的爱恨情仇和留下的豪兴与温情,让你在字里行间感受唐诗的力量与美。
公元676年,王勃躺在病榻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回想着自己短暂的一生,不禁暗自神伤,这时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他心头为之一颤,喃喃自语:“流星虽然短暂,它却能迸发出最强的光芒,绚烂了漆黑的夜空,我的人生亦如这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却留下了最美的一瞬,此生已无憾。”
但这“王杨卢骆”的排名,自唐代以来却一直没变,王勃的四杰之首当得稳稳的,为何?关于这句诗,虽然一直有人认为,孤鹜可能并不是孤雁,极有可能是一种当地的小飞蛾,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普遍接受,毕竟若是这样,则这诗的美感就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