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中,论到长寿,孙元良得算一个,因为孙元良活到103岁。解放战争期间,淮海战役对我军乃至我国的历史走向,都有关键性作用。因为淮海战役,我军歼灭国民党军的主力,为解放除台澎金马以外的中国地区,奠定了基础。
孙元良算不上民国上层人物,但从经历和影响上说,却是妥妥的民国风云物之一。孙元良与杨森是同时代人物,说他是“杨森第二”,在于孙元良与杨森有很多相似的身份和经历:二人都是川中名将,都长期坚持抗战,都担任过重庆警备司令,都喜爱年轻女人,一前一后都长期驻守万县,都随蒋介石逃到台湾,都获高寿…
说起孙元良的名字,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他是黄埔一期毕业的,资历非常老,然而一直以来对孙元良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评价孙元良英勇无畏,赞扬他是抗日名将,然而有些人却对于孙元良非常不屑一顾,认为他是长跑将军,有点言过其实。
70多年前,在淮北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龙争虎斗的大决战。当年指挥千军万马的风云人物,高寿者寥寥无几,刘伯承1986年去世,享年94,算是一个。人生不满百。但有一个经历了那场战火而“跑赢”人生者超过了百岁。他是国军第16兵团司令,名叫孙元良,生于1904年,死于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