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丝代绒”劣质羽绒服事件被曝光,羽绒服相关话题最近频上热搜。11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出通知书,对三地查处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羽绒制品问题实行挂牌督办。羽绒服是冬天常见的御寒“神器”,但公众对它的了解似乎并不充分。
北风萧萧,雪花飘飘。寒冬已至,羽绒服也迎来了热销季。根据京东发布的数据,双十一促销开启,羽绒服、保暖内衣、绒类家居服等保暖服饰就成为热销品类,以波司登、雪中飞为代表的羽绒服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110%。和棉花、化纤、蚕丝等纤维相比,羽绒服是当之无愧的保暖界王者。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羽绒服里没有羽绒”“羽绒制品‘以丝代绒’造假”……近期福建厦门、湖北宜昌、甘肃天水等多地先后开展了羽绒服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稍早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河北、江苏、江西三省查处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羽绒制品问题实行挂牌督办。
眼下正是羽绒服热卖的时节,商场内各式各样的羽绒服,怎么挑才保暖?一位顾客表示,“蓬松得越厚,质量就越好,我买羽绒服就是这样”。其实,不用靠手感,一张小小的吊牌,也能辨别这是不是一件合格的羽绒服。据了解,新国标实施后,新上市的羽绒服标牌均将“含绒量”修改为了“绒子含量”。
随着天气转凉,羽绒服陆续上市。早在今年4月,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今年冬天将是羽绒服新国标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季。新国标有哪些变化,购买时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新国标变化一:“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 在以往的标准中,含绒量同时囊括了“绒子”和“绒丝”两种含量。
不同温度下,羽绒服应该怎么选、怎么穿?本文邀请专家,给你一份今冬必备的穿衣指南。1羽绒服暖不暖看1个指标羽绒由“羽”(鸭或鹅背部和尾部带羽杆的小羽毛)和“绒”(鸭或鹅的腹部绒毛)组成。和棉花、化纤等线性纤维相比,是当之无愧的“保暖界王者”。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4日讯 从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最大亮点是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含绒量”和“绒子含量”的区别在于,在以往标准中,含绒量同时包含了绒子和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
近日,有关羽绒服的话话题频繁上热搜。有服装行业人士说,90% 的鸭绒从去年的 35 万涨到今年的 59 万一吨;90% 的鹅绒从去年的 70 万涨到今年的 125 万一吨。成本的暴涨,导致某些厂家用 50% 的鸭绒冒充 90% 的鹅绒,甚至拿废丝掺在鹅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