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一直跟大家强调的是一定要控制好血压,但是很多患者对于高血压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血压数值高低这一个层面,也就是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属于低危人群,中危人群还是高危人群,甚至极高危人群,因为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危险分层,就直接决定着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节,还有就是未来发生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危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低。
首先我们要明白,血压在140/ 90mmHg左右,就是徘徊在高血压的边缘,属于正常高值,而降压药物的使用,除了根据血压值,还应当考虑有没有其它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风险,从这两个方面来评估决定是否使用降压药物,那么血压总在140/90mmHg上下,要不要吃降压药呢?
“我怎么就成高血压了?”一夜过去,中国增加了2亿多高血压“患者”,由2.45亿增至近5亿。张强正是其中一员。前不久,公司体检,查出张强的血压为134/76mmHg,那时按照血压超过140/90mmHg的即可定义为高血压的标准,张强还处于“正常血压”的水平。
原来在40多岁的时候,他的血压即在140/90mmHg上下,加上这些年也没啥不舒服感觉,总认为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高起来,一直也没当回事,没想到现在发生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与张先生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常有人问:我的血压刚刚超过140/90mmHg一点点,要紧吗?
高血压140~160,低压90~100,需要吃药吗?高血压140~160,低压90~100,需要吃药吗?首先确定高血压是轻度的,不是很严重,短期内不会造成什么明显的伤害。但是血压越高,对血管的损害越大;血压越低,对血管的损伤越小;血压特别低也不行。血压到底在什么水平合适?
我们经常强调高血压要尽早地积极控制,强调该用药时不要抵触用药,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导致出现心脑血管,肾脏等并发症风险的重要原因,但对于高血压,还有一种情况是本来不是高血压,却因为测量血压值偏高而害怕,赶紧吃药,或者坚持吃药,反而带来了低血压的问题,同样也会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针对高血压诊断标准做出明确发布: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