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龚伟芳) 1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批复。其中指出,西安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背景、主要内容等相关情况。西部网讯(记者 张校伟)日前,《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西安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古今以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里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此外西安的美食美景众多, 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深受大家的喜爱。这座城市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理想之城。
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西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2.4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5.
2月5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1月31日,《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规划》是陕西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批复要求,到2035年,陕西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326.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7月23日,省政府网站刊发消息,省政府日前正式批复同意除西安市以外的,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和杨凌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落实国土规划一张图,8月15日,省政府官网发布相关批复:陕西省92县(市、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其中明确92县(市、区)的发展定位全面锚固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城镇开发边界和用水总量等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陕西网讯(记者 魏月乔)1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小波、市资源规划局局长邹林、市资源规划局副总督察刘岗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最近,西北及西部地区重要城市西安的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获得国务院直接批复,为西安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西安的城市也迎来了新定位!批复明确指出:西安是陕西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