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里说:如果国宝说话,泱泱华夏,浮沉千年,我必洗耳恭听。在祖国生日之际,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历朝历代,都不乏充满豪情壮志的有志青年,他们或提刀霍霍向敌人,或满腔热血报效祖国,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陈毅,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1901年,陈毅出生在四川乐至县复兴场一个小富之家。
作者:王子荣1、花舞乐至一生,我们乐意到达的地方很多又很少。而那些山水,或山水一样的情怀总泛着喜悦之光,吸引,碰触将孤独、寂寥消解。乐至,便是到了抵达,乐意到达的地方你来,请摈弃麻木,筑牢信仰把《梅岭三章》再三研读,大声读出“旌旗十万斩阎罗。”“此头须向国门悬。
古往今来,大量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生存民族大义和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写下了很多就义诗。就义诗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
2、梅岭三章【作者】陈毅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1927年,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人进行血腥镇压的黑暗时刻,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于8月1日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拿起武器,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这是陈毅元帅史诗级诗篇《梅岭三章》中的其中一首,主力红军长征以后,留守苏区的陈毅和他的战友们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我们的陈毅元帅挥笔写下了这些带有绝笔性质的光辉诗篇,表达了元帅视死如归、将革命进行到底和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传世经典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