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由兴波正所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正逢重阳日,菊花插满头。在中华传统节日中,大多数与时间和节气相关,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中重阳节是唯一与年龄有关的节日。
【文化视点】一画开天 肇启文明——伏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伏羲城 魏雅斐刘玉璞伏羲是我国古史传说中的文明开创者,因其创造的伟大功绩,奠定了“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历史地位,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始祖”。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桥文化,中国各地建筑特色,茶文化,陶器瓷器文化,饮食文化,武术,戏剧,衣冠服饰,各地风俗…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相传陇上天水是伏羲、女娲的故里,他们成婚繁衍人类,推动部族不断融合和强大起来,同时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发展生产、改进生活的过程中,带领部族进行了一系列造福人类的发明创造。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善评》,传播滕州好声音,汇聚滕州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特约评论员 郭帅“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创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旨归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的集中表达,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鲜明的方向指引、科学的方法遵循和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