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遍记忆,也没有在可怜的阅读记忆里找到蛛丝马迹, 少年时心中的名言都是那种,足以冲破天地,拯救苍生,维护世界和平的豪言金句,或者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啦“做个五讲四美XXX”啦,现在觉得都是假大空,可当时却铭记于心。
夫人生者,百态纷呈,亦各有其律。吾观天地之间,有三则妙理,乃急则有失、怒则无智;知命不惧、日日自新;事缓则圆、人缓则安。此六言,实乃人生之至理,愿与诸君共赏之。急则有失、怒则无智人生百态,皆有常态,急则有失,此乃常理。世人皆欲速成,欲速得名,然知否?
一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应该是不忧不惧的,孔子的这个观点两千五百年来被中国人发扬光大,并且认为只要能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坦然做到不忧不惧,这形成一种民族特色:大丈夫心胸坦荡仰俯无愧于天地之间。不会被命运所吓到,而是勇往直前敢于面对任何的挑战。
首先,请大家欣赏《人民日报》文章中的3个语段,看看发现了什么?“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奢靡之始,危亡之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