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聊城茌平的信发集团。在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建材砌块生产车间,记者们看到的是整洁干净而非粉尘满天飞;在草莓玻璃智能温室,一排排立体种植的草莓或高或低悬挂其中生长。
阳光讯(高冠涛 记者 李源)11月4日,“打造‘千万工程’榆林样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采访团走进石角塔村龙华振兴生态农业基地,深入了解这里是如何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秋日里的农业基地大棚内,各类果蔬绿意盎然,村民们穿梭其间一派忙碌,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钟 钰“向设施农业要食物”。近年来,各地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设施农业已成为城乡居民菜肉蛋奶等各类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9日讯 棚外天寒地冻,棚内却温暖如春,不仅是温度,连湿度、通风、补水等等,都能智能化调节。不过,这还不是茌平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草莓温室大棚的最大亮点。它的最大亮点是,这个高科技大棚看上去“成本”很高,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编者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山东省委网信办、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黄河河务局主办,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党委网信办协办,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沿着黄河遇见海”(第二季)暨“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于10月9日-11日在
阳光讯(高倩 宋沛洋 记者 郑玮)2021年,国家“万企兴万村”行动号角吹响,陕煤龙华矿业公司与神木市沙峁镇石角塔村实现村企联建。龙华集团贺江林开始扎根农村,立足农业,携手农民,带领公司团队学技术、搞创新,发展生态种植区,成为神木市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领头雁”。
人民网记者 赵芳盛夏时节,万物并秀。走进山西晋中介休市绵山镇坂地村,民居错落有致、村道蜿蜒畅通,美丽乡村画卷尽展眼前。在“坂地助农电商”直播间,主播们每天都会准时上线。通过电商直播,坂地村的农产品不仅卖得出,而且卖得好、卖得远。坂地村“新农人直播间”。
民族要复兴,农业必振兴。“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经济发展,还与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息息相关。推动农业产业链纵、横升级,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和谐发展、农民富裕幸福,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眼下正值高粱成熟时节,山里乡间,目光所及,火红的穗子铺满大地,随山风摇曳,构成一幅幅色彩艳丽的丰收画卷。傍晚时分的仁怀市长岗镇大坪有机高粱基地格外热闹,8月16日晚上,“丰收敬粮农 质量传千秋”甲辰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在这里举行。
董映雪运到市场里、选进菜篮子、沾上烟火气,一棵生菜就完成了从植物工厂到消费者餐桌的“旅行”。走在超市菜场,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果蔬品质上佳,还能够四季供应。这背后,离不开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让家里的菜篮子更加琳琅满目。
8月的赤水河山谷,作为茅台酒酿造原料的红缨子高粱喜获丰收。红缨子高粱是大山的馈赠,也是茅台酒卓越品质的基础。作为富民产业,红缨子高粱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动能。从大山中走出的茅台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自身产业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进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神木市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紧盯乡村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依托企业优势资源,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产销对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村集体提供“造血式”服务,有效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双提升”。
来源:【紫金山新闻】在溧水区东屏街道长乐社区,“新村民”吴中平被称为“穿着西装种草莓的年轻人”。在他的带领下,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仅用7年便迅速崛起,成长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6000多户莓农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将小草莓种出了富民大产业。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7月5日电(记者张磊、马悦然、贾云鹏)鄂尔多斯市自2022年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定位,全面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一产重塑”,着力打造粮、绒、牛、羊、奶五个百亿级产业,增加值三年增长23%,走出了一条工业型城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8月的赤水河谷,气候温和。一阵风吹过,红缨子高粱轻轻摇摆着沉甸甸的身体,等待着丰收的号角。高粱是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物之一,而红缨子高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奠定了茅台酒与众不同的风味,也成为了粮农们的收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