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全衔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习称灶王、灶君、灶君大王、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司命主、香厨妙供天尊,北方称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是司命六神之主,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大奏,月晦小奏,圣诞在农历八月初三。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在我国民间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的梦想追求。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而受到崇拜。
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制作神龛、设立“灶王爷”神位。这尊灶神像,瓷质,通高30、肩宽13、底座宽13、厚10厘米,灶神长须,双手持笏,端坐稳当,双足间有熏熏燃烧的火焰。
正月初四又名“羊日”,《占书》认为这一日是传统的“占羊”吉日,有“三羊开泰”的吉祥寓意。同时,正月初四也是恭迎述职完毕的灶神重新返回人间的重要日子。灶神曾是火神的一种。早期的火神与灶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比如《淮南子》《论衡》等文献中,就有“炎帝作火,死而为灶”之说。
记得小时候在宣平老家农村,喝过腊八粥之后,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浓郁起来。年味就是诸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活动的叠加:舂年糕、煎糖油、切糖点、祭灶神、掸尘、炒年货、蒸发糕、做豆腐、煮年菜、宰猪宰羊、杀鸡杀鹅、贴春联、谢年、吃隔岁、造火亮守岁、开门仪式、燃放鞭炮、拜年、开年等等。
小年,中国春节前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也称之为“灶神节”“祭灶节”等。中国幅员辽阔,小年的日子也略微有些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但过小年的民俗基本都相同,都是民间祭灶、辞旧迎新的日子。
文/席波春节近了,小年就在眼前。“小年”,这一词语仿佛带着些许温情与诗意,让人想起了那一段段久远的历史和传统。小年之祭灶,乃是华夏大地上的古老习俗。相传灶王爷是玉帝派来监察家家户户的监察神,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是二十四)回到天宫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