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冬时节,流感病毒如同一股无形的风暴,席卷了我国的大江南北。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家庭陷入紧张与担忧之中。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一种被称为“特效药”的药品——玛巴洛沙韦,被炒到了天价,一盒难求。然而,这背后的故事,却远比药品本身更加复杂。
甲流高发,本是考验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关键时刻,却没想到“特效药”市场乱象丛生,让人大跌眼镜。一盒本应平价的玛巴洛沙韦,被炒到500元,还引发诸多副作用,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健康的焦虑、对药物认知的偏差以及监管的缺位。
日前,随着甲流在国内高发,一些流感抗病毒药物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目前,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以甲流为主。在此背景下,有着“抗流感神药”之称的玛巴洛沙韦供不应求,在一些地方甚至卖断了货。怎么看待玛巴洛沙韦,它真的是抗流感神药吗?
潮新闻 记者 林晓晖 徐坊 通讯员 祝姚玲儿童是流感病毒的易感、高风险人群。此轮流感高发潮中,儿童患者持续增多,流感用药需求量大幅增长。近日,罗氏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在国内获批上市,这款继奥司他韦后的“网红流感药”引发不少家长的讨论: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阿奇霉素等药品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