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海军当中被称为97式“机铳车”,是在前者95式摩托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所谓的“机铳”也就是机枪的意思,二战期间一般装备给日本海军陆战队用于通讯、侦察、传令或者军官乘用等,97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左侧安装了一个船形挎斗,内置一个座椅,顶部会架设一挺轻机枪,在必要时能进行战斗,动力方面搭载一台双缸V形1200CC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每小时110公里,车身重量410公斤,车长2870毫米,宽度1870毫米、高度1400毫米,从30年代到二战结束,97式摩托车大约生产了18000辆左右,当时除了海军使用外,陆军也大量装备。
对于我们来说,日军装备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了,毕竟看了这么多年的抗日剧,虽然有神剧中各种武器乱入,但是一般人还是对于日军的武器装备有些印象的,毕竟三八大盖、小钢盔、屁帘军帽什么的都是标配,那么具体细分一下,一个日军单兵装备到底是什么样的?
日军研制掷弹筒其实源于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中,日军在进攻旅顺要塞时,遭受了重大伤亡,总兵力13万的日军居然损失了6万多人,光是夺取小小的203高地就伤亡了数万人。日军除了对俄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印象深刻外,还对另一种俄军武器也记忆犹新,这便是47毫米迫击炮。
二战时日军很艰难地维持着战争机器运转,因为日本本身物资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战争,需要从被占领的其他国家掠夺资源,海运是唯一有效的运输方式,但在美军潜艇的打击下,航线变得及不安全,日军又没有能力组织海军力量进行全方位的护航,商船很多时候只能自救,日本为此特别研制了20厘米L12短舰炮。
在二战期间,日军的战斗力在亚洲非常强悍,虽然资源匮乏,武器装备不如西方,但仍然能在东南亚所向披靡。但是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拉开序幕,日军的实力和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美军可谓捉襟见肘,那么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所使用的那些武器装备都有哪些。
九九式步枪(日语:九九式小銃)是二战时期日本装备的的一种栓动式步枪,是三八式步枪的最后一代改型。下图,九九式步枪下图,日军各型步枪,从上到下:三十式、三八式、三八式卡宾枪、四四式、意式、九九式短步枪、九九式长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三八式步枪。
日本中岛Ki-43“隼”战斗机是二战期间日本陆航装备的一种空优螺旋桨战斗机,尽管提升了近距格斗急需的小转弯半径和高爬升速度,但却以牺牲火力和战场生存能力为前提,该机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争夺东南亚地区,夺取战场制空权的主力战机,共计生产了5919架,是二战期间日军产量仅次于零式战机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