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年味一起流失的,还有亲情,越来越多的人跟越来越多的亲戚中断往来,流行的生活方式就应运而生。春节难得有小长假,把来之不易的长假用来没完没了走亲戚,迟早身心俱疲,挨家挨户走亲戚,不是送快递,胜似送快递,走亲戚已经快要成为流程化,缺乏感情色彩,只是机械式迎来送往。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和亲戚来往了。黄玲玲的结婚喜宴上,只来了父母和几个朋友,显得有点冷清。她们家是大家庭,亲戚特别多,但这次她一个都没请,只因为去年她全给拉黑了。以前,逢年过节的家族聚餐,就因为她家条件最差,所以忙前忙后的只能是她父母。亲戚一句好话没有,还总是使唤得理所当然。
老一辈:无论谈得来的亲戚还是谈不来的亲戚,碍于人情事故都要做得八面玲珑,有时甚至委屈求全。像一些关系一般的亲戚拿些像征性的礼物,走形式的拜访一下,有的甚至走到亲戚家连家门都不进,站在院子里客套一下就走了。
如今在90后、00后群体里,“断亲”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常态,父辈们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甚至财力刻意维护的亲缘关系,年轻人似乎并不看重。对他们来说,亲戚关系更像一种“负担”,逢年过节,传统的走亲戚也逐渐不再为年轻人所接受。断亲现象由何而来?是现在的年轻人更冷漠了吗?
阅闻百事,博古通今文/启墨三十年前的走亲串友才有人情味,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我泪眼婆娑!如今的年轻人对走亲戚这事的态度并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到底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心不古?以前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门庭若市,欢声笑语不断,如今却变成了“能躲则躲”的尴尬场面。
如果没有,或许你比较幸运,有一个相对和谐、包容的亲戚圈子,使你无需因为亲缘关系带来的负担而烦扰。不过,在“血浓于水”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情境之下,许多人就算对维持亲戚圈子感到焦虑、疲倦,也未必敢于想象这种大胆、决绝的可能。
澎湃新闻记者 王芊霓 实习生 杨舒媛 李佳慧近日,微博上掀起了“年轻人断亲是感性还是理性?”的热议话题,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该话题不仅延伸至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和现代性等领域,还有讨论“断亲能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吗?”“现在年轻人流行断亲”等相关问题。
最近“断亲”作为一种现象被广泛讨论,所谓“断亲”指的是当代年轻人懒于、疏于、不屑于跟亲戚交往、联系、互动,日常音信全无,哪怕在逢年过节期间,宁可独来独往,也不愿意走亲戚,甚至将此作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来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