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由李存葆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享誉全国,电影里,连长梁三喜的故事感动了一代人。在现实中,梁三喜的原型之一便是王发坤烈士。电影上映多年后,一名记者苦找烈士遗孀26年,终于在2015年找到了她。丈夫去世后,她的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这封信就权当做我的遗言吧,我惦记的,也就是娘和你......你一定要照办,我死后,遇到合适的人,你就另成个家吧......”1984年,《高山下的花环》一经播出,顿时引起一番轰动,人们的情绪随着影片的推进跌宕起伏。
1984年的中国,一部名为《高山下的花环》的电影横空出世,它以纪实的手法,将对越反击战的残酷与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深深震撼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这部电影中,有一个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梁三喜”,而“梁三喜”的人物原型,正是来自贵州省海拉乡的王发坤烈士。
影片围绕着一个普通边防连队,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战中和战后的生活进程,塑造了众多的丰富的艺术形象,并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电影中战斗英雄梁三喜及其遗孀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而“梁三喜”原型就是时任13军39师115团二营机炮连副连长王发坤烈士,其遗孀是李金花。
这是两组令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之骄傲的数据:一个40余户人家的小村落,1982年以来,先后有21人参军入伍,15人次立功,88人次受到各类嘉奖和表彰;2018年以来,威宁籍官兵连续6年立功人数过百,累计646人次立功。
《高山下的花环》是1984年,由谢晋执导的一部反映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故事以真实的战争英雄为原型,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雷军长、小北京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在战火中经受生与死的考验,甘洒热血在疆场。
为了更加深刻地铭记历史、牢记使命、接续弘扬好“五四”薪火,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武警毕节支队的青年官兵们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走进了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团誓词、聆听了英烈事迹、汲取着奋进力量,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
乌蒙山区是革命老区,地处“贵州屋脊”、乌蒙腹地的威宁自治县更是传递革命火炬的红色沃土,留下了很多感动人心的英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感召下,威宁儿女争相奔赴雪域边关,从高原走向更高地,书写威宁“高原兵”的新时代传奇。谨以此文,为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献礼。
2024年11月16日,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十年铸魂 薪火相传”建会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指出,十年来,英烈促进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牢政治方向,找准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褒扬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整体工作亮点纷呈,取得了显著成效,反响良好、影响深远。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2024年11月16日,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简称“英烈促进会”)“十年铸魂 薪火相传”建会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退役军人事务部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英烈促进会特邀专家、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毛泽东同志嫡孙毛新宇将军等参加此次纪念活动。
一个兵,入伍13年,立功受奖13次,成为荣誉等身的“高原兵王”;一个家,祖孙三代四个兵,70余年接续戍边战高原,孙辈王应学6次立功,获评“固边稳藏标兵”,被赞为“雪域精兵”;一个寨子,40余户人家走出21位戍边军人,88人次荣立军功,成为远近闻名的“功臣村”;一个县域,近6年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