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2021年我曾在《今日头条》上用微头条的形式发表了几篇小文章,简单介绍了清朝湖广总督府的情况,后来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并再次实地考察后,又发现了一些新的信息,现整理发表如下,以飨各位感兴趣的朋友:清朝历史上曾叱咤风云的“九大总督府”之一的湖广总督府又称督署、总督衙门,从古武昌城地图上可看到湖广总督府的位置在地图上标名为“督院”,其位于在武昌城望山门和文昌门之间,即现在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团的东大门。
日前,有热心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辛亥革命前湖广总督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如今遗落在黄鹤楼公园岳飞亭旁,风化严重,建议有关部门将其纳入文物保护名录,置于博物馆予以保护。此帖引发武汉网友热评,对石狮是否真是当年湖广总督府门前的,也有网友提出疑问。
数年前,有人在网上发文称,湖北省的位置太好了,湖北人要去中国任何一个省份,路途上只需要经过两个省。武汉市在历史上就已经有“九省通衢”的美名,当时的“九省通衢”是泛指武汉得天独厚水网密布的水上交通条件,通过便利的水上交通可以通达周边的九个省份,这九个省份分别是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以及湖北九省。
清朝地方行政长官的最高职务为总督,全称为“总督某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由于总督全称冗长,因此都以简称称之,即以所管辖省份的简称冠以总督之前,如直隶总督、两广总督,还有本文重点-湖广总督。
据一份武昌早期历史地图显示,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清光绪十六年,创办的“两湖书院”位于武昌文昌门附近的都司湖、菱湖湖畔,大致的范围在武昌古城东临解放路,西连花堤街,南临张之洞路西段,北至彭刘杨路西段,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武汉音乐学院、武汉第45中学的校园内。
老武昌的商业历史源于武昌江边的汉阳门司门口一带,在没有武汉长江大桥之前,武昌江边的汉阳门码头是长江对岸的汉口与汉阳两镇通往武昌的要道,北岸的汉口、汉阳两镇居民凡来武昌经商或者办事走亲戚等,从汉阳门码头上岸,司门口就是他们的温暖驿站,这也是长江上下游其他县州府外地客商到湖广总督府办事经商的长驻地。
汉口与武汉三镇的另一个兄弟汉阳原本是“一家人”,在汉口还没有“出生”之前,历史上的汉阳名气非常大,韩国首都首尔原名叫汉城,那里的汉江边就有一所著名大学:汉阳大学,韩国的风俗与汉阳十分相似,以至很多人说汉阳是韩国人的祖先。
我在寻找清朝湖广总督府的旧址时,武昌的一位粉丝朋友“三峡杜胖”热心的告诉我,在武昌古城门-文昌门一带、原总督府旧址附近还有一座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湖广总督张之洞亲自督建的“湖北省城模范监狱”,现在仍然还在使用,只是已经成为武昌造船厂的职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