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2月4日电(记者黄筱)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在医院的血液检查中有一项为“肿瘤标志物”,不少群众疑惑是否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得了肿瘤?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就能排除患癌?专家表示,临床中肿瘤标志物只是一个监测指标,并不意味着跟肿瘤划等号。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 雷妍)体检结束后拿到体检报告单,哪一项结果最令你感觉到莫名的恐慌?是不是肿瘤标志物?尤其看到向上的箭头,心里更是咯噔一下。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是恶性肿瘤吗?肿瘤标志物正常,可以排除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吗?北京老年医院检验科医生王慧芳、翁绳凤解读。
最近的一次体检报告,老刘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只是甲状腺长了个结节,其余指标都算正常。然而一个月前,老刘开始频繁腹痛,大便也越来越不顺畅,一开始以为是饮食问题导致,老刘吃了几天胃药,症状却不见好转,才急匆匆到医院检查。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相关肿瘤专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医师李力人说,实际上,很多肿瘤患者确诊时肿瘤标志物都是正常的,比如癌胚抗原是肠癌的标志物,但是只有40%的肠癌患者出现癌胚抗原升高,“也就是说,癌胚抗原正常不代表没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