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童话都是美好的、温暖的、梦幻的。殊不知,很多经典的西方童话最初却是吓人的。16世纪以前,在西方是没有童话这个概念的,都是以民间故事的形式口口相传。直到16世纪之后,童话故事才逐渐落于纸端,被收集成册。
作为中芭艺蕾示范基地继《丑小鸭成长记》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专为少年儿童打造的童话芭蕾剧,原创童话芭蕾音乐剧《白雪公主》是首部将芭蕾舞、戏剧表演、歌曲、对白等艺术形式巧妙结合的童话芭蕾音乐剧,无论是在舞蹈编排上,还是在舞台场景呈现上,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
其最著名的版本见于德国1812年的《格林童话》,讲述了美丽的白雪公主受继母的嫉妒而多次被置于死地,随后逃到森林里,最后在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帮助下获得新生的故事。国外有很多影视剧都拍摄了这个主题,各位看官,品鉴一下,哪位白雪公主才符合你心里对白雪公主的幻想!
中新社记者 郭佳童话既是给儿童欣赏的故事,也是人们观察、想象、理解世界的一种反映,其往往承载着不同文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中西童话尽管差别显而易见,但亦有诸多心有灵犀之处。近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姜士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中西童话的“心有灵犀”。
1956年12月25日,农场少年们发现了一位无声躺卧在雪地里的男人,雪花静落在他黑色的外套和帽子上,已经攒起薄薄一层。这是瑞士作家罗伯特·瓦尔泽的死亡,那起初只是一次普通的散步,亦是他27年精神疗养院生活里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