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核集团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前列,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环球时报》记者20日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处获悉,10月19日下午,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团队再传佳绩,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
为了完成这样的成效我们做了很多的推荐和改变,而在地球整体的能源当中其实有一个离不开的东西,那就是太阳,地球之所以能够孕育生命,大多数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因此人们在能源的发展当中也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凭借着科技及人类发展的力量,能不能制造出一个人造太阳呢?
众所周知,全球七十多亿人无时无刻不在“消耗”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在资源枯竭的全球现状下,寻求其他更高效能源也成为诸多国家的重心。而除了地球新能源的勘探、外星球的能源探测外,人类依靠高科技人为制造的“核能”更成为了重中之重。
记者今天从中核集团了解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前列,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据中核集团发布消息,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
记者8月26日从中核集团了解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前列,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4 月 12 日 21 时,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 EAST 装置获重大成果,实现了高功率稳定的 403 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中国自主设计的核聚变实验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的东方超环日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了近10秒。近期又有消息称东方环将完成重大改造,迎来100秒挑战。有朝一日中国完全掌控这项技术,能源将不再是问题,那么我们到那时候能实现科幻电影中那样的技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