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正任密州知州,与弟弟苏辙自分别后,已经七年没见面了。在这个本应月圆人圆的夜晚,面对皓月当空,他心潮起伏,通宵痛饮直至天明,乘着酒兴,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