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苟春1月8日,四川成都,下午2点一到,锣鼓一响,剧目准时开演。台下满头白发的老者与年轻人同坐一堂,喝着茶水,嗑着瓜子,一齐感受着这份来自传统川剧表演的独特魅力,这个川剧团在创办9年后,迎来了“新生”。
来源:【天府融媒】“我叫帅应能,合江县川剧团团长,从业45年,明年7月退休。”“我叫卢建,明年退休。”“我叫林健,明年1月退休。”“我叫张先贵,已经退休了21年。”“我叫李联举,已退休14年。”……“我叫张晓红,合江县川剧团前任团长,2021年底退休。
宋雪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杨博1月8日下午一点过,成都三花川剧团逼仄狭长的后台里热闹了起来,演员们陆续开始做起了妆造,不少观众也进入其中拍摄、与演员们互动。这是一个民营川剧团,剧场不大,也没有华丽的大舞台,后台对所有观众开放,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去与演员零距离接触。
这里就是三花川剧团。几年前,三花川剧团濒临倒闭,行情最差的时候,演员都比观众多。今年的国庆假期里,三花川剧团夜间演出爆满,卖票上万元,半个月演出销售票超7000单。下午场的川戏属于老年人,剧团里到处是银白色头发银发一族。
近日,成都一家名叫“三花”的民间川剧团悄然走红,因其每场演出只要三四十块钱的便宜票价,以及跟观众零距离的表演方式,被称为“最接地气儿”的川剧团。老戏迷不离不弃一直追随,更难得的是“三花”川剧团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热捧。
动作专业认真待场中国绵阳新闻网讯(梁磊 记者 蒋琳琳 文/图)上午10点,刚刚演完一个片段,李长勤便迅速跑回后台换妆。才咽下一口水的工夫,下一个片段的节目已报幕,开戏的锣鼓敲得正紧。“人手不够,要演两角,你先坐,我们一会儿聊!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由合江县委宣传部、合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合江县川剧团演出的“川剧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活动,于2016年5月15日晚,在合江县川剧团剧场精彩上演。
【解说】“锵、锵、锵”,在一个乡镇菜市场废弃的冷库里,锣鼓管弦声响彻于耳,不时传出老人们的高声喝彩。5月11日,记者来到四川富顺县探访这个民间川剧团。民间川剧团是由当地花甲老人杨开崇创办的,至今已演出《劝赌》、《琵琶记》、《杨家将》等川剧精粹400多场。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周彬 实习生 舒维真 摄影报道4月的成都,和风习习、天朗气清。11时许,年近90岁的李爷爷吃过早午饭,从黄田坝乘车出发,换乘公交3趟、耗时约1个半小时后,他赶在下午2点前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成华区的玛塞城收藏品市场的负一层,这里是三花川剧团所在地。
9月11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来到资阳市乐至县。闹市区里,店铺临街而驻、民居鳞次栉比,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就“身藏”其中,眼下,这里正尽地方之力传承弘扬着川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我们正在排练的节目是《戏潮》,表演形式是川剧戏歌表演。
邹蕾 川观新闻记者 边钰11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主办的“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集中展示川剧汇演成果,艺术呈现川剧艺术精粹,为优秀剧目奖、特别贡献奖、年度英才奖、组织工作奖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