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调则是豫剧流行于洛阳往西一带的一个流派。“豫西地处山区,因当时唱戏无扩音设备,为取演唱回音效果,多依山平土为台,选靠山或对应大山处演唱,当时这种唱腔被群众叫做‘靠山吼’,后来‘靠山吼’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剧种——靠山簧。”
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
我作为一个戏迷,很少开口唱,又没有学会拉弦,所以对豫剧板式这一块较为生疏。比如说二八板分那么多种,什么慢二八啦,什么中二八啦,什么二八连板啦,什么紧打慢唱等板式也搞不清楚(且不说呱嗒嘴、垛板等衍生板式),作为一个外行人,本文也来说说豫剧中的“三起腔”,未免有些班门弄斧的感觉。
光看上面的排序,可能就有人有异议,有人会说,你为什么把常香玉排在第一位,我喜欢陈素真,她号称“豫剧梅兰芳”,她应该派在第一位,常香玉不过是走了某些路线,拍了一部电影《花木兰》而后来享大名,艺术成就根本就不能和陈比。
2019年马金凤在洛阳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15岁就登台演出穆桂英、艺龄长达90多年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以铿锵的梆子腔唱响了一个时代,成为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一个传奇!《穆桂英挂帅》是她演绎一生的代表剧目。
1960年,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第一次面临大困难的特殊年份:以河北、山东、山西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侵掠了超过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耕地,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困难。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两国关系紧张到一触即溃。全国上下一心,勒紧腰带偿还外债,共渡难关。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俗名[靠山吼".它是河南省的地方戏曲,流行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唱腔分为慢板、二八板、流水板和飞板。唱腔吐字清晰,行腔酣畅、节奏鲜明,加之极具口语化的唱词,深为观众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