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4年6月11日,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纷纷前来参观游览打卡,至此标志博物馆建设全面完成。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是湖北省首个移民博物馆,是宜昌秭归乃至湖北省新的文化地标,总投资1.
6月11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建成开放。该博物馆是湖北省首座依托三峡移民和三峡自然人文景观建设的历史类博物馆,其主体建筑造型由“三峡之门”“故土”“新园”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
游客在博物馆内参观。博物馆外景。6月11日,位于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正式开放。博物馆主体建筑由“三峡之门”“故土”“新园”组成,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具备展览展示、征集收藏、学术研究、旅游接待等功能。
日前,位于湖北省秭归县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馆内水下展厅采取“全息沉浸式水族馆”的方式,将淹没的归州城镇实景还原,真实呈现往昔三峡地区人民的生活场景。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秭归县率先在三峡库区13个搬迁县市中完成整体搬迁,动态移民达10万人。
日前,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主体建设完成,造型为“三峡之门”的主体建筑全面对外展示,转入室内陈列布展施工。该馆计划今年内建成开放,主要承担湖北三峡移民工作展览展示、征集收藏、学术研究、教育传播、旅游接待等功能。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外观本文图片均由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提供东汉灰陶庖厨俑“三峡外迁移民第一人”徐继波捐赠的外迁船票以身殉职的巫山移民干部冯春阳生前用品正是三峡库区最美的时节,高峡出平湖,碧绿长江滚滚而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谢圣国 通讯员 张诗康 颜桂林 郝丽)10月16日,秋风送爽,阳光明媚,“共绘长江绿色画卷——湖北三峡后续工作成效媒体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已于今年6月11日正式开馆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深入探访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深远意义的文化殿堂。
今年,是三峡工程动建整整30周年。30年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电站动工兴建,湖北21万峡江儿女,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挥别故土。他们中,有怀抱婴儿的母亲,有手捧家乡泥土的父女,有背着柑橘树的汉子,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有骑在父亲肩头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