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国发布了一份关于未来人口增长的报告,其中涉及中国的预测数据,激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和讨论。这一预测让不少人感到意外,毕竟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甚至曾经在短时间内突破15亿大关。
2023年全球GDP最高的依然是美国,为27.37万亿美元,中国为17.89万亿美元。差距相比于2022年有所扩大,究其原因是美国物价上涨以及人民币汇率去年贬值角度所致,实际上中国经济实际增速大于美国。
众所周知的,我国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但是在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口生育率却持续的下降。毕竟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所挣的钱只供两个人花就可以了,但如果要一个孩子话,那两人的大部分收入都要花到孩子身上,这是一部分年轻人所不能“接受”的。
新闻媒体报道,2023年末全国人口共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2023年之前的人口趋势,基本上呈现单边上升的态势,2021年人口数量达到14.12亿人,此后的2022年人口减少85万,迎来拐点,2023年人口减少208万,人口的下降趋势或已显现。
中国的人口正在减少,减少劳动力,将给财政政策带来压力。BMI国家风险与行业分析公司的亚洲国家风险主管戴伦泰今年6月在接受《Squawk Box Asia》采访时表示:“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10年将迅速减少,未来10年中国经济每年将需要应对GDP增长放缓1%的问题。”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田柳 北京报道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数据,除GDP增长5.2%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的人口数据: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如何?
令人无比震惊,并且心情沉重:联合国预测2050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结构竟然会是这样。如果这一预测成真,将来的中国,与美国、印度相比,不仅人口红利尽失,还将背上极为沉重的人口负债,必然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更多的优势。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在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备受期待。如何看待中国的老龄化现状及进程?个人在这个快速老去的时代又该做好哪些准备?未来国家的养老政策还有哪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