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手抖让日常进食变得困难重重。近日,美国一家生命科学公司研发了一种智能勺子,可在病人手掌和手臂抖动的情况下,自动保持平稳,防止勺子里的食物掉出来。手柄内部的两个电动引擎可实时辨认出3D空间中的方向变化,握柄上的绑带还能防止勺子掉落。
防抖助食筷产品背景帕金森会出现震颤,临床表现为静止时颤抖明显。帕金森的手抖有典型的搓丸样动作,拇指和食指的每秒3~4次对合,同时有意向性震颤,随着病程延长会出现肢体僵硬,表情僵硬,刻板面容,行走不稳等。
双手发抖给帕金森等病症的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像吃饭这样的小事,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尴尬的事情常有发生。据悉,一家名为GyroGear的初创企业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他们研发的手套可以帮助患者解决这一难题。
【来源:鲁网】曾经困难的手部动作,现在变得轻松自如;曾经行走时慌张细碎的步履,现在变得稳健——脑起搏器疗效立竿见影,从此以后,患者能摆脱长期的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恢复正常行走和生活了。从宁夏过来的王阿姨今年74岁,2015年时,她被确诊为帕金森病,一直吃药治疗。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关宇光带领医疗团队,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为吴阿姨安装的“脑起搏器”,成功开机后她终于“变”回正常人,久违地又能像以前一样活动自如了。饱受手脚不停“哆嗦”折磨 晚上睡个整觉都难。说起这位吴阿姨,在当地可算是小有名气的“能耐人”,工作时勤勤恳恳。
【螃蟹科技】GYENNO睿餐智能防抖勺是一款专为帕金森等手抖用户设计。该产品的特性在于可以通过柄端的高速伺服控制系统,提供主动防抖功能,抵消手部的抖动从而让食物稳定在勺子里。在拿起手柄时自动开启,放下时进入休眠模式,从而节省用电,续航长达3个小时。
近日,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到潮阳区铜盂镇某村干部送来的一面锦旗,感谢医院救治同村病人王先生,帮助这名低保群众逐步回归正常生活。原来,今年44岁的王先生患上一种“怪病”,总是不由自主地全身扭曲、手舞足蹈,完全丧失了劳动力,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老伴患有帕金森,平时手抖个不停,吃饭喝水难以自理。”“母亲卧床多年,日常翻身是个大难题。”……最近一段时间,多位读者来电倾诉生活烦恼的同时,也想获得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帮助。事实上,针对这些生活难题,一些专门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适老化产品可以派上大用场。
苯海索片治疗手抖怎么样?患者该怎么选择苯海索它是一种中枢抗胆碱能的药物,也被用于治疗手抖症状,它可以达到减少乙酰胆碱的产生从而与多巴胺形成纹状体中的较低水平的神经递质平衡,以达到抗帕金森效果,在临床上也被适用于治疗帕金森,但不常用于治疗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指出,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将达500万。近日,记者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发现在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外,“脑起搏器”正成为帕金森患者对抗“颤抖”的利器。
扬子晚报讯(记者 吕彦霖)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记者从南京鼓楼医院开展的主题义诊中了解到,目前帕金森病尚不能根治,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脑起搏器植入(DBS)手术已经成为重要选择。
【环球科技报道 记者 程君秋】帕金森症病人的手部常会不由自主地不停抖震,以致难以过正常生活。据香港“东网”6月22日报道,英国伦敦皇家学院一名医科生从陀螺仪中得到启发,发明了一款配备机械陀螺仪的手套,协助帕金森患者减低手部抖震的频率,让他们可以正常使用日常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