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发布了非事业编制管理岗位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部分网友则表示,宿管是后勤工作或者保障工作,但山东大学此次招聘的管理岗是管理学生公寓整体行政文秘业务工作的岗位,是管理人员,并不是普通的宿管。
诚然,在读博士或者毕业博士对博士学位重不重要最具有发言权,但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人与人联系和共生的社会,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身处读博经历的博士可能会看不到外界或其他人所看到的地方,因为很多时候你不以为意的可能是别人最看重的,你所看重的可能是别人所不以为意的。
目前这样觉得的:博士学位嘛,你有了之后就不重要了,但你没有,就重要。当时是分了一个博后师姐带我,她怀着孕,每天来就看看文献,实验基本我一人全搞定,数据还可以,发了篇小文章,我研一的时候见刊的,挂的二作。
我中学年代很喜欢看科学家传记,我发现早在17世纪开始欧洲的物理学界就已经开始搞这种推荐了,牛顿和胡克在皇家科学院里的权力斗争的重要一环就是往里面塞自己的门生,当时我还在想这跟国内研究所大院也没啥区别嘛~ 后来看下去发现到了20世纪初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比如我隐约记得好像朗道还是谁,反正至少有两个物理学家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也是物理学家所以在本科阶段就接受了大量的来自父亲科研人脉的帮助,甚至到了读博都还是这样。
“每当看到清退博士研究生的新闻,真的感到‘亚历山大’,现在一想还不如不读博……”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考上博士研究生,如果按正常的读博时间,李雪(化名)今年6月应该就毕业了,但可悲的是,因论文迟迟未能通过,她无奈之下“选择”了延期毕业一年。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接连发声,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不尊重人才”“不再会与其有任何瓜葛”, 甚至“奉劝国内优秀的学子,选择心仪的大学的时候,也引以为鉴”。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所带博士生盲审挂了而惨遭清退,无法拿到博士学位,而且没有机会延毕和二次答辩了。
2022年5月30日,正值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联合行动的倡议》,《倡议》中有一条引发了学界的关注,那就是倡导“亲清”师承关系,破除“圈子”文化,反对导师在学生独立开展的论文、项目和研究中“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