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李大爷因为最近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而犯了难:新手机能设置“老年人模式”,屏幕上的字号变大了,看起来眼睛轻松了不少,可屏幕上的一大堆App让他无所适从,哪些是自己会用到的,要用到的那些App里又可能暗藏哪些陷阱?
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问路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年轻人都拿着手机在导航;银行、通讯商线下营业厅中排队的也几乎是长者们,年轻人在手机营业厅就能处理各种业务……如何打网约车、如何点外卖,甚至如何用手机发定位,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不是信手拈来。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生活更加便捷丰富,也让一些老年人犯了难:眼神不好看不清小字、功能复杂不知怎么用、广告太多稀里糊涂就上了套……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不少移动应用都面向老年群体开发出“适老化”版本。工信部在2021年出台了《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我在2020年就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现在两年过去了,文章中有一些功能实现了,有一些没有实现,但是我知道老年人是不适合用苹果的,因为苹果大屏幕手机太贵,没有大字体模式,返回键逻辑不统一,全面屏手势也没有安卓健全,说白了就是没有针对老年人的逻辑优化过,也不可能优化,苹果的目标客群是高端人士,连使用手机门槛的没过的老年人,不是苹果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