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了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里面记载的许多故事,非常精彩。《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但并不是所有的北方士族都选择了南渡,也并不是所有南渡的北方士族都有那样好的运气,那些拥立司马氏有功的士族就此崛起成为一等的士族,比如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但是有些士族因为没有赶上这个机遇而沦为二流士族,比如祖逖和卢循,他们都出自范阳,南渡之前也算是上等士族。
贞观六年,李世民跟宰相房玄龄聊天时说道:“最近朕听闻山东四大姓氏,明明已经家道中落,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依仗先辈的功绩,夸耀自大,子女结婚时总喜欢大肆向亲家收取彩礼,把好好的一场婚礼搞得跟贩卖人口似的。
中国姓氏,数量繁多,历史悠久,传承千年。百家姓上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据统计,记录在文献中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个字的146个。如此多的姓氏之中,曾出现过一些影响力很大的名门,更有甚者开创了一朝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