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5月29日电 (吴琼)记者29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西卫健、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管责任,对非法营运的非急救医疗转送等“黑救护车”联合开展打击与整治行动,保障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近日,河北保定的秦先生爆料,今年2月13日,自己73岁的母亲因脑梗需要转院,事先和救护车谈好了转院的价格为3200元。然而,救护车行至中途却突然要求加价900元。秦先生认为司机在讨价还价过程中故意放慢车速,险些耽误救治,因此拒绝私下和解、坚持向公安机关报案,向救护车及医院追责。
为满足太原市人民群众对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的需求,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与合法权益,引导和规范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良性发展,太原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太原市非急救医疗转送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5月29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办法》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12月19日,市卫健体委、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单位联合,在市城区范围内开展“黑救护车”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我市救护车规范化管理,坚决遏制“黑救护车”非法运营现象,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非常感谢紫牛新闻记者,我上午刚刚通过新闻热线求助,记者介入后,晚上就拿到了退款。”7月18日,江苏常州的杨先生向本报反映,亲戚家长辈去世时遭遇高价“运尸费”,短短6公里的路程,一辆外地牌照的非急救转运车收取了2680元的费用。
近日,来自河北保定的秦先生在网络发布视频称,自己母亲在转院过程中遭遇救护车半路加价,事件引发关注。3月17日,秦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今年2月12日,他的母亲突发疾病,急需从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转院至北京天坛医院治疗。
记者 | 任弯湾6月11日,长沙芙蓉交警大队三中队查获一台冒牌“急救车”。乍一看,这台“急救车”装配了报警灯,车身外还喷涂有“长沙市120急救中心”标识;驾驶员身穿制服,车内装备有一些医疗设备,似乎与普通急救车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