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中国7月CPI同比增速-0.3%,我在4月份发表的文章里提到,虽然3月的CPI增速0.7%,还只能称为“反通胀”,但未来CPI负增长,也就是“通缩”一定会来,而且参考中国2009年的经历,通缩持续的时间可能至少半年。
7月CPI同比转负。应如何解读年初至今通胀持续疲软态势?通缩压力可能持续多久?7月CPI同比小幅下跌7月CPI环比小幅上升0.2%(6月环比下降0.2%),主要来自非食品价格环比反弹0.5%(6月环比下降0.1%),而食品价格持续下跌(环比下降1%,6月环比下降0.5%)。
#精品长文创作季#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您点击“关注”按钮,图文每日更新,不要错过精彩内容~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知道您在看,喜欢请点赞![比心]失落了30年之后日本经济终于要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吗?
8月29日,日本内阁府发布了年度经济白皮书。白皮书认为,自2022年春季以来,日本物价和工资涨幅扩大,日本经济长达25年的通缩战争正在迎来转折点。日本政府对待通胀的乐观态度,则有可能影响到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市场正在密切关注日本央行的超宽松政策何时会进行调整。
尽管日本的房价没咱们这么夸张,但很多人对此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为此还专门找人给她录了一期视频。早上是一片面包,中午是三文鱼配白饭,晚上则是白水煮面,最多配上几片叶子,一天的开销合人民币也就是九块六毛多钱。
4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3%。这也是继上月环比下降0.5%之后CPI连续第二个月跌入负值区间。而3月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则同比下跌达2.5%,已是该指数连续第六个月同比下跌。
记者 辛圆3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均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通缩的担忧。不过,多数分析师认为,随着经济修复步伐加快,消费需求回升,发生通缩的可能性不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0.7%,涨幅较上月收窄0.
中新社雅加达10月3日电 (记者 李志全)印度尼西亚正面临不小的通货紧缩压力。根据官方统计,这个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已经连续五个月出现通货紧缩。“我们必须从整体上看待它,”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3日表示,尽管该国通货紧缩趋势已持续五个月,但整个国民经济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