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29日为“胃癌关爱日”,旨在呼吁全社会集结爱心之力,帮助胃癌患者拥抱美好明天。幽门螺旋杆菌,是诱发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细菌,也是胃癌的一类致病原。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中,约有20%-30%会演变成消化性溃疡,更有甚者,会发展成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我们消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中国人比较常见的一个消化道的一个致病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有超过一半以上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但是有一部分人是没有症状的,可以不用特殊处理,要定期复查,但是有一部份人有症状,而且胃镜查下去是有问题的,就一定要及时处理,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引起很多胃病,就像胃炎,食管炎,胃溃疡等,严重的可以诱发胃癌,但是这方面要看年龄,一般年龄过小或年龄过大的话,还是尽量不要去处理,可以动态的观察。
大多数的胃肠疾病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是诱发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等胃部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果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定要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根治,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没有到医院去进行检查,那么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会有哪些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是诱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元凶之一。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专家呼吁重视胃部健康,远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谨防病从口入。据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刘芝兰介绍,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在人的胃黏膜上,通过破坏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造成损伤。
幽门螺杆菌常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可通过粪口传播、口口传播等不卫生的饮食习惯进行传染,传染源通常是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待进一步诱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大众网记者 邢镇 见习记者 尹唯一 通讯员 张莹莹 滨州报道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据滨州市疾控中心最新肿瘤登记数据显示,2022年,滨州市新发12078例癌症病例,并有2810人因癌症死亡。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拿到体检报告,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心中难免诸多疑惑:它有什么危害?是否需要治疗?该如何预防?今天,就来聊一聊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感染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
上腹疼痛,疼痛通常 不 规 则 , 主 要 集 中 在 上 腹部 ;顽 固 性 口 臭 , 有 明 显 酸味,无法通过普通刷牙方法及时消除。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到医院消化科进行碳13呼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