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玉器。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摄展览玉器。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摄展览玉器。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摄观众看展。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摄观众看展。人民网记者 唐心怡摄人民网天津6月28日电 (记者唐心怡)近来,天津博物馆热闹非凡,尤其是“聚赏珍玉——中国古代玉器陈列”展,观众更是络绎不绝。
12月19日,中国·四会玉器文化节暨中缅翡翠产业发展大会开幕,来自全球玉器行业及相关协会的精英代表齐聚“中国玉器之乡”——肇庆四会,共叙玉缘、共商发展,推动国际资源引进来和中国玉器走出去,助力四会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灿若繁星的部族聚落,到规模庞大的古城古国。玉,凝结着精神品格,逐步在中华大地不同区域、不同族群间,构建起广泛的文化认同。当史书记载的夏朝开启,玉又会在此后的王朝更迭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呈现出怎样的面貌?
在悠悠华夏文明的长河中,和田玉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当温润细腻的和田玉幻化成一只手镯,戴在腕间,它不仅是美的装饰,更承载着诸多文化内涵与传统讲究。今天,我们就以这只如诗如画的【一城青色】和田晴水料美人镯为例,深入探寻佩戴和田玉手镯的那些门道。
玉器具有礼用、装饰、陈设等多种功能,其使用贯穿整个古代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澎湃新闻获悉,1月15日,“玉出昆冈——天津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玉器展”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展览选取天津博物馆所藏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200余件套玉器精品,以期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国传统玉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