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恐龙足迹化石大约有44个,它们生活的年代大概在距今1.25亿至1.45亿年之间。”1月22日,记者获悉,1月14日,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张斌教授带领何雨栗、苏原、罗君等博士,在四川凉山西昌市泸山附近进行地理考察时,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
西昌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受访者供图1月14日,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院院长、张斌教授带领其团队,在西昌市泸山附近进行地理考察时,偶然发现了一批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大约有44个,长度范围在15厘米至27厘米之间,步幅均匀,形态清晰,初步判断可能属于兽脚类恐龙。
不久前,一本恐龙研究的专著《四川盆地恐龙足迹》正式出版,该书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整理、野外调查和核实,对四川盆地60多年来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和分析,特别对数十年来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总和修订。
近期,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科考团队在凉山州西昌市开展地理考察时,在泸山一处裸露的岩层面上,发现多个恐龙足迹化石。通过清理和统计工作,该处岩层面上有约40余个恐龙足迹,足迹的长度在15cm—27cm之间,宽度在9cm—17cm之间,有着不同方向的行迹。
“这些恐龙足迹化石大约有44个,它们生活的年代大概在距今1.25亿至1.45亿年之间。”1月22日,记者获悉,1月14日,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张斌教授带领何雨栗、苏原、罗君等博士,在四川凉山西昌市泸山附近进行地理考察时,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
6月26日,由自贡恐龙博物馆江山副研究馆员、彭光照研究馆员、叶勇研究馆员、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副教授等中外古生物学家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在四川自贡富顺发现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其中包括一个长仅10.2毫米的微小恐龙足迹,可能揭示了兽脚类恐龙的早成或超早成发育策略。
近处观看三比罗嘎二号点足迹面封面新闻记者 刘建 徐湘东 肖洋3月3日,多名中外古生物学家联名发布消息,确认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三比罗嘎二号足迹点,为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恐龙足迹点,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足迹至少有933个。
红砂岩石受暴雨冲刷影响滚落河边 封面新闻记者 李华刚/摄近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发生强降雨,雨后的山洪冲刷河床,使得许多地里的红砂岩裸露出来,这让从小就非常喜欢恐龙和探险的古蔺县黄荆镇中心小学学生徐铉堃,在河边有了新的发现。
近日,四川省文旅厅立足全省文旅资源普查成果,以五级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彰显大美四川、提升四川文旅影响力、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为目标,提炼总结四川代表性旅游资源的优势特色,编制了《四川省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推荐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