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陈陶(约812年-885年),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是唐朝著名的诗人。陈陶出生于剑浦(今福建南平),一说是鄱阳(今江西波阳),一说是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他的祖籍可能是岭南或鄱(pó)阳。陈陶早年游学长安,研究天文历象,尤工诗。他屡次参加进士考试,但都没有中第。
无定河美景 记者 李长江 摄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即将进入隆冬时节,记者一行乘坐“复兴号”动车,从西安出发,一路向北行进,经渭南、延安,历时4个多小时到达塞上名城榆林。
我们从哪里来?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这一谜题的追问从未停歇。萨拉乌苏因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历史印痕,便让世界关注的目光再未远离。在这片曾是早期人类——“河套人”繁衍生息的地方,现代人循着时空的轨迹寻根问祖,也思索回答着“传承、保护、发展”的时代命题。
开元宫人里面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唐开元年间,玄宗命宫中女眷亲手缝制越冬的棉衣,赐给边疆将土。有一个士兵在打开棉衣的时候,发现一方绢帕藏于其中,上面用丝线绣着一首诗:“沙场征戎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来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