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是面部的“守护神”,一旦它“发怒”,那可是“痛不欲生”。三叉神经痛被全世界公认的、比肩生娃的“天下第一痛”,而且它善于“伪装”,极其容易被误认为是牙疼、脸疼、眼睛疼、头疼......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不低,每10万人中就有接近200人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脸疼是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患者常常表现为“半边脸疼”、“左边脸疼”“右边脸疼”等。此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就是疼痛无法忍受,如刀割、闪电样、针刺样或撕裂样的疼痛。每次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么,半边脸疼是怎么回事呢?
牙痛说来就来,像针扎,又像刀割,这几年,被疼痛折磨不堪的陈阿姨成了医院牙科的常客。杜鑫丹平时常遇到像陈阿姨这样的患者,她解释,三叉神经有三个分支,分别支配面部上、中、下区域,基本覆盖人的半侧面部,负责把脸部的感觉传递到大脑。
(1)三叉神经痛:疼痛性质:突发性的阵痛,表现为面部、口腔及下颌部位的某一点,突然发生剧烈性的闪电式短暂的抽痛,犹如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或电击撕裂样痛,多在谈话、进餐或洗脸时发生,每次历经数秒或数十秒至数分钟,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区域的范围扩散。
三叉神经痛面瘫一般会有突发性的阵痛,表现为面部、口腔及下颌部位的某一点,突然发生剧烈性的闪电式短暂的抽痛,犹如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或电击撕裂样痛,多在谈话、进餐或洗脸时发生,每次历经数秒或数十秒至1~2min,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区域的范围扩散。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5日讯(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马遥遥)老人饱受三叉神经痛困扰,一碰凉水就会出现钻心的牙痛。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神经外科团队借助微球囊压迫手术,穿针送“球”,用一个小球捣毁了传导神经痛的“中转站”,成功帮他摆脱“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又俗称“面痛”,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以一侧面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可表现为闪电样、刀割样等,具有突然发生,突然自行停止的特点,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