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午举行的围绕“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国新办发布会,有五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副主任共同出席。会上释放出诸多重要信号。观其内在要义,不妨抓住“增、实、长”三个关键字。
影响预期的一个重要做法是形成“超预期”。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是一次在积厚成势的持续努力中,不同寻常的、以“超预期”有效引导预期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紧扣经济,这就“超预期”。按惯例,每年4月、7月、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多以经济工作为主题。
从杭州西湖北岸,开车向北约一个小时,就到了湖州市的德清县。如果你想多听几个改革故事,不妨到德清来。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德清的一家电子器材厂,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联姻”,成立了全国首家科研生产联合体。“产学研”模式就此诞生。
2024年,中国经济的全年运行,前高、中低、后扬。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下行压力加大。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及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促经济明显回升。关键时刻,果断动作,稳住了局面。2024年,外部环境波诡云谲。2025年,世界仍将变乱交织。
前些天在贵阳开数博会的时候,会场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来自青海、内蒙古、新疆的发言者,纷纷说起“我们那儿凉快”。台下听者皆会心一笑。最具感染力的当然还是东道主,“爽爽贵阳”挂在嘴边。身在贵阳,这份“爽”来者有份。在数字经济时代,凉快很重要。
你还记得,过去,不同品牌国产手机的充电器,曾有着各不相同、五花八门的接口吗?那种不方便,以及慢慢攒了一堆充电器的窘境,你我大概都经历过。后来,国产手机充电器接口基本统一到Type-C上了。利索多了,也节俭多了。你可知道,电商平台之间,原来的“墙”正被一点点拆掉。
读懂一揽子增量政策,可把握“一总+多分”的政策阐释逻辑,政策含量则不只在引人注目的数字里。这是上一篇随笔里的观点。今天我们继续来谈,读懂增量政策的方法。从股市的起伏看经济走势、看宏观调控政策,这是一个重要视角,但不是唯一视角。能“看进去”,也能“跳出来”,方能“全面冷静客观”。
中国经济年报新鲜出炉。2024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年报里的亮点很多,今天重点说说这三个。2024年中国经济“前高、中低、后扬”。“中低”,当时压力很大。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长河又一岁,烟火再新程。忙碌的一年即将过去,思考很多,期待也很多。这些天,各界热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怎么更深入地读懂会议精神?可用好这三把钥匙——明年的宏观调控基调发生重大变化,财政政策首次“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由连续14年的“稳健”改为“适度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