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应用发展室副主任巴金介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两年间,已实施18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近两吨实验模块、单元及样品等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近百种,获取科学数据超过265TB。
新年新气象,奋斗正当时。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推出的系列报道《抢占科技制高点》,今天介绍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新进展。新的一年,中国空间站迈入全面建成运行后的第三个年头。
我国首个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问天”成功进入轨道,中国人也即将能在太空大规模做实验了。7月24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太阳帆板完成一次展开,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歇,从夸父追日的故事,到如今神舟飞船的翱翔,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就在2025年的初春,中国空间站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一项挑战极限的实验圆满成功,神舟十九号飞船的返航时间也已敲定,这无疑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段新传奇。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承担着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组织等,空间站上的所有科学实验柜在这里集成、联试,神舟飞船返回舱带回来的实验样品也在这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者从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太空科学实验进展顺利,将支持大规模科学研究,后续中国空间实验室和地面实验室将形成天地一体链路,实现地面预先研究和天地比对实验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越来越让人瞩目。最近,中国空间站的成绩单终于公开了!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未来发展的展望,如今的中国航天,正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可谓是一项 monumental 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