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大师收了多少徒弟,这是曲艺界的一桩公案。有说13位的,有说15位的,更有25位的惊骇说法。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徒弟”中,最扑朔迷离的当数80年代“十大笑星”之一的郝爱民了,这与侯先生去世时发生的一件说不清的事件有关。1993年2月4日,侯宝林大师的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昨天,侯宝林的徒弟董凤桐在新疆乌鲁木齐去世,享年91岁。捧哏的为年近九旬的董凤桐01董凤桐是山东烟台人,后移居北京。因为爱好相声,董凤桐很早就开始搞相声创作。他写的第一段相声是《爱国公约》。对于董凤桐早年的本职工作,存在不同的说法。
63岁高龄还要挤进相声界,侯耀华拜师到底有什么目的侯耀华在63岁的时候,才拜师常宝华学习相声,都已经63岁了,这还能学到什么?然而侯耀华谈及拜师的原因,说是因为弟弟侯耀文当初想拜常宝华为师,被父亲侯宝林拒绝了,自己现在拜师常宝华,是为了完成侯耀文的心愿。
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壹号信封编辑|壹号信封前言和刚兴起的小品不同,80年代,作为主要娱乐活动,相声界产生了不少笑星。只是,岁月不饶人。
在马三立的《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和《中国相声史》上,都把张三禄作为相声的始祖,而据了解,这一说法在天津相声界存在着很大争议,苏文茂和田立禾都否认这种说法,他们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相声前辈提过张三禄的名字,张三禄也没有留下一段相声,不能把一些滑稽艺人就当成相声的创始人,如果这样说东方朔也是相声的创始人,现在他们赞同朱绍文是相声的创始人,是第一代。
曾几何时,相声和小品是中国人欢声笑语的源泉,它们陪伴着几代人度过了无数个欢乐的夜晚。然而,时代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年轻一代的网友们更热衷于脱口秀和情景喜剧,这些新兴的喜剧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占领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回望1985年,国家评选出了首届“全国十大笑星”。
文 | 开心瓜子壳编辑 | 开心瓜子壳在1985年那个百花齐放的相声界,曲艺协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举行了“十大笑星”的选举。那时候的“十大笑星”都是观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与现在某些花钱就能买的榜单可不一样,所以最后能入选的,实力必然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