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脂肪液化是指切口的大量脂肪细胞破裂,细胞内脂肪颗粒外溢,分解,形成液状油脂,积留于切口内。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 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 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 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 影响切口愈合。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有伤口。顺产一般会有阴道撕裂伤口或者会阴侧切伤口。顺产虽然并发症少,复原比剖腹产快,但因伤口位尿道口、阴道口、肛门交汇的部位,要注意防止外阴感染,会阴切口插线后裂开,伤口发生血肿等问题。
剖宫产的宝妈大多要经受切口疼痛,且有些产妇的切口愈合很慢,这就加重了宝妈的痛苦。如果宝妈切口没有其它不适,只是恢复愈合很慢,则多是切口部位组织发生了脂肪液化。 脂肪液化是脂肪丰富的部位,在手术之后恢复很慢。
怀孕,幸福并痛着,如果生完后一直刀口痛怎么办?不同的分娩方式刀口疼痛的护理不一,面临如此“考验”,妈妈们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如果可以,这种“痛”是可预防,知道吗?产后常见疼痛——刀口痛蔡女士在生宝贝时,由于会阴部过紧使胎儿难以出来,医生只得把阴道口剪了一刀。
手术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因此,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尤为重要。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课题,也需要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切口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手术或创伤后的伤口处。当伤口未得到有效保护或处理时,可能引发感染。
7 月24 日,家住泸阳的阳女士为市一医院门诊换药室的主管护师唐立群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感谢唐立群对她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唐立群用她的真情服务赢得了患者的称赞。阳女士于6 月21 日在当地医院做了剖腹产手术。术后第四天,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剖腹产伤口脂肪液化,流了很多血水。
参考文献:[1]吴河水,黄文广.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原则[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680-680.[2]魏晓. 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疗效及预防措施[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5(2):109-109.#清风计划##健康##健康科普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