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乱梳云髻下高楼,尽室仓皇过渡头,锢盒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她名白,一字青莲,甚爱太白诗句。那一年,乡试落第的冒辟疆与她在苏州半塘相遇,俊美无双的他犹如吸石般紧紧吸住她的心。
往期推荐:开学了丨古诗词: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古诗词注解文/陈邦林1624年二月,早春的苏州像小睡之后的女子,小梳妆,素衣裳,面颊粉润,柳丝泛绿。声声早莺婉转之中,一名女婴在董家绣庄呱呱坠地。因父母仰慕大诗人李白,便给孩子取名董白,字小宛。
《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而明末冒辟疆的爱姬董小宛葬花一事却鲜为人知。葬花之句,较早者见于晚唐爱国诗人韩偓。他在《哭花》中写道:“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至于《红楼梦》所述之黛玉葬花,则更是众所周知。
董小宛的一生是平淡的,也是孤苦的,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闺阁诗人,也是名震秦淮艳冠八方的妓女,更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终其一生,她都在战乱当中漂泊,居无定所,多灾多难,但她为人和善,持家有道,在那个封建制度达到巅峰的时代,却以一个小妾的身份赢得了身边太多人的喜爱与尊重。
数月前万久富、丁富生主编的《冒辟疆全集》出版,首次完整点校冒襄的诗文著作,全面呈现其生平著述与思想,为学术研究打开方便之门。谈及冒襄,人们自然会想到董小宛,还有那篇著名的《影梅庵忆语》,开创了以爱情为主题的悼亡文学先河。
本书作者别出心裁,作了探索和尝试,在波诡云谲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一年——公元1644年,一城——金陵南京,一河——秦淮河,以此为背景,展开六段著名的情爱传奇:钱谦益与柳如是、冒辟疆与董小宛、侯方域与李香君、龚鼎孳与顾媚、吴梅村与卞玉京、吴三桂与陈圆圆。
秦淮八艳中,最红颜的未必是董小宛,有个陈圆圆在前面;最有才华的未必是董小宛,有个柳如是在前面,但是最薄命的估计却非小宛莫属,这个女孩子的人生结束在28岁。董小宛初见冒辟疆董小宛名白,号青莲,名号都是缘于她对于李白李青莲的仰慕。
董小宛(1624-1651),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中国古代女书画家。本名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莲;名与字皆因仰慕诗仙李白而取。金陵(今江苏南京)人。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共同生活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