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人们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中国春节文化体验活动上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剪纸。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团聚、好运、传统——巴西人眼中的中国春节新华社记者范源辰、司小萌“春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春运,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参考消息网1月25日报道“如果整个中国都要度假,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1月13日,2017年“春运”拉开大幕的当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这样发问道。为什么关注春运?因为“这是人类在地球上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集体活动”,文章惊叹地说。
临近春节,铁路春运高峰即将到来。人潮涌动的广州南站,除了行色匆匆的归家游子,还有不少外国人的身影。难道老外也春运?我们现场采访了几位外国旅客,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对中国春运毫不知情,纯粹是来旅游的;来中国是出差,但是对春节和春运都有耳闻;中国通,对春节和春运非常了解,并且相当推崇。
许多外国网友和媒体对中国春运给予高度赞扬,认为春运是中国人重视家庭和亲情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还有外国网友惊叹于中国在春运期间的组织能力和效率,称其为“人类历史上的壮观景象”,赞赏中国高铁等交通设施的快速、便捷和安全。
1月18日,人们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中国春节文化体验活动上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剪纸。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团聚、好运、传统——巴西人眼中的中国春节 新华社记者范源辰、司小萌 “春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春运,可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土耳其FTNnews网站1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春运启动,数亿人踏上返乡路 随着春节的临近,中国旅客开始乘坐汽车、火车和飞机开启标志性的春运。中国官方预计,今年春运旅客规模将达到前所未有的90亿人次左右。更多电动汽车车主和外国游客将加入这场年度旅行。
在中国有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现在小编就来盘点对于中国人来说习以为常的事情,却常常让外国人感到惊奇甚至目瞪口呆。喝热水热水一喝,百病全消。在中国,无论是在家中、餐厅还是公共场所,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拿起热水壶,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悠然自得地品饮。
一群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青年志愿者的出现,给春运大潮中的兰州西站增添了色彩。1月18日,春运第五天,兰州西站候车大厅内人潮涌动,返乡旅客满载行囊和对家乡的思念,脚步匆匆。人群中,一群身穿铁路制服的外国留学生,向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格外引人注目。
一群有着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青年志愿者的出现,给春运大潮中的兰州西站,增添色彩。1月18日,春运第五天,兰州西站候车大厅内人潮涌动,返乡旅客满载行囊和对家乡的眷恋,脚步匆匆。人群中,一群身穿铁路制服的外国留学生,向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格外引人注目。
外国人通过网络平台,看到中国人过龙年春运,竟然把绿皮车这个“祖师爷”都拉出来了,纷纷以为中国居然落后到这个地步,到现在还用这种老爷车,但是随后被更多的网友科普中国使用绿皮车的原因,又不得不感叹原来中国已经如此强大!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俄媒称,还有两周多才到中国春节,全球规模的奔波忙乱已经开始了……据俄新社1月30日刊登题为《中华世界已然形成》的报道称,穆斯林从中东和北非向欧洲移民的规模跟中国人的春运没法比,后者是“中华世界”的一项传统。中国春运影响遍及全球,俄媒:“中华世界”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