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奥运会开幕我们都会想起2008年的那个夜晚16年前的今天北京在奥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为奥运增光也因奥运再次焕发新的活力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给这座城市留下宝贵遗产带来深刻变化接下来就和小窗一起乘坐这辆奥运列车再次感受这座“双奥之城”的无尽魅力温馨提示:
北京日报 | 记者 孙宏阳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复兴门站站台。叶用才摄北京地铁8号线鼓楼站站台。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每天凌晨4点31分,北京地铁10号线首班车从车道沟站开出,开启环绕京城的地下旅程。车上,有赶早班飞机、火车的旅客,也有保障城市运转的早出晚归的劳动者。
在北京,每天都有百万人次乘坐地铁1号线。这条沿长安街铺设的地下动脉,见证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零的突破。“北京要搞地下铁道,不仅北京要搞,有很多城市也要搞,一定要搞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的一席话,揭开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的序幕。这,便是地铁1号线的前身。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李博)从熙熙攘攘的商业中心可直接进入地铁站,在古意盎然的历史街区可体验高品质舒适的公共空间,在川流不息的交通枢纽可便捷换乘地铁……“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日前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60余个代表性项目亮相,北京通过探索
在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这么一条老资格的线路,其规划建设历程却显得异常曲折,绝对是跌宕起伏。1956年,5位苏联专家来到北京,凭借参建莫斯科地铁的经验,指导北京完成了第一版地铁线网规划,北京地铁3号线在此规划中首次出现,但在此规划中,北京地铁3号线是一条西部的南北线,线路走向贯通南北,穿越德胜门。
原创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中国发展改革从北京地铁看北京之变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北京进出京客流总量达2875万人次,同比增长7%。其中,市内轨道交通(含西郊线、亦庄T1线)日均客运量723.01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5.20%。多条地铁客运量较去年明显增长。
而北京中轴线上独有的壮美秩序,正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从地面延伸到地下,那就是北京地铁8号线。北京地铁8号线呈南北走向,共34座运营车站,把天桥、前门、王府井、鼓楼、什刹海、南锣鼓巷等老北京特色文化地标连成一线。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见习记者 何金蓝12月6日,北京地铁“时光列车”01037号经整备后再次上线运营,进入第二个常态化运营周期。新的运营周期为2023年12月6日至2024年2月17日,每周二至周日运行(元旦、春节假期期间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每日在1号线八通线全程运行一趟。
5路公交车。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地铁8号线内饰设计中融入15个北京中轴文化遗产点建筑元素。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供图中国网8月1日讯(记者 张艳玲)“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打卡“北京中轴线”的游客日渐多了起来。
通信历史连载689-手机信号“进场费”、“入场费”的那些事1993年5月: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试运行,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座开通地铁的城市。但是手拿大哥大、腰别BP机的大佬们在地铁里派不上用场,因为地铁没有网络覆盖。
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好消息传来,首都市民欢欣鼓舞。为方便市民游客打卡,市交通委推荐两种绿色出行方式——乘坐地铁8号线、5路公交车,畅游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