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廿四日(3月4日),“潮州青龙庙会”——一项备受瞩目的非遗民俗巡游活动在潮州盛大举行。布马舞、鱼舞、英歌舞等各式非遗表演队伍沿着古街古巷巡游,表演者们身着盛装,以精湛的技艺展示着潮汕非遗文化的魅力。
【新时代记录】 撰文/摄影:陈翊雄(第八届汕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当有些地方的人开始感慨年味渐弱时,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却依旧可以感受诸多古老而热闹的过年仪式。这里的年味在腊月就开始浓郁起来,到处锣鼓喧天,烟火升腾,宛如一幅绚丽多彩、底蕴深厚的民俗画卷。人们聚在道韵楼里过大年。
中山纪念亭变身巨型“走马宫灯”。年轻人特意穿上特色服饰参加元宵灯会。5座设置在街口处的龙柱,“点亮”百年骑楼群。新加坡“地标”鱼尾狮也闪现汕头小公园。龙门花灯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打卡围观。潮汕花灯集彩扎、彩绘、剪刻于一身,造型精巧多样。
新闻里面找新闻,竖屏模式更亲粉!四川观察《联播观察》专区新潮上线。《联播》深一度、观察近一步,每晚8点,四川最权威时政新闻栏目换个姿势,带您一起“网感”四川。2月9日《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四川观察全媒体矩阵和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过年进行时》新春特别直播节目。
爆竹声声辞旧岁年味渐浓迎新春广东地域广阔,广府、潮汕、客家文化在这里交汇,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在不同的地方,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过年进行时,陪你度除夕。从四川出发,四川观察带你“云游”北京、哈尔滨、上海、汕头等地,将各地年味年俗、文化与传统来一个触手可及。英歌舞是广东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节奏强烈。
新春大吉!潮汕人的“大吉”竟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对柑您大赚。”“大吉大利。”……春节走亲访友带上“大吉”,互道祝福,是潮汕人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大吉”,是潮州柑的俗称。因比桔大,潮州柑俗称“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
在潮汕地区,春节这个节日不仅指正月初一,实际上是指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初四这段日子,年初一至初三称为年假,初四称年假开,人们迎接上天众神回归,围绕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如接神、敬天、放鞭炮、拜年、耍龙灯、舞狮、游大锣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