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美国的严冉:鹤壁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中秋将至,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我的思乡之情越发浓烈。”9月12日,远在美国的鹤壁人严冉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严冉是一名创业公司的CEO,主要做婚礼策划及各种中国娱乐项目出海业务。“身居异乡多年,我始终牵挂家乡发展。
【一线讲述】编者按有这么一批刊物,诞生于侨乡,为海外游子传递乡音,被称为“集体家书”。有这么一批刊物,凝聚侨心侨力,沟通海内外同胞,成为精神家园的“桥梁纽带”。翻开泛黄的书页,不论是百年前中华民族风雨飘摇,还是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它从未缺席记录。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刘立琨)兔年春节期间,多个侨乡通过举办地方特色演出、邀请侨胞体验传统年俗、介绍华侨文化等方式,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也向海外游子送去来自家乡的新春祝福。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广东省江门市侨联举办兔年挥春活动,向侨胞赠送了200余副春联和福字斗方。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纵使平淡如王维,面对来自家乡的朋友,也变得语气急切。他有许多关于故乡的事要问,但最终只问寒梅开了没有。此时的王维,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风雨后,隐居孟津,忽然喜遇故知,王维流露出的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而近两年来,当高铁飞机解决了距离的难题,电话视频随时沟通缓解了思乡之情,进入数字时代的中秋节,年轻群体情感表达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用付款码皮肤展示对家乡的自豪情感、收藏数字藏品寄托对探索宇宙的神往之情等方式,掀起了数字化浪漫表达的新风潮。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济南是辛弃疾的故乡,而他留下的约600首词中,却没有一首是直接写家乡济南的。辛弃疾从二十几岁离开山东南下,直到去世一直未能再回到济南 ,也没有留下一首专门为家乡而写的作品 。可事实上,他把对家乡济南的思念 ,藏在了一些词作的字里行间。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通讯员 尤登亮 刘红梅 “9点00分开往会宁、泾川的班车开始检票”“9点30分开往镇原、西和的班车开始检票”……一大早,兰州汽车东站候车大厅,检票的广播声不时响起。乘客穿过检票口,无不期待着那趟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四五个小时的归乡旅途。
来源:【渭南日报】丁继坤闲暇之余,我回到了紧靠黄河岸边的家乡。时值吃中午饭时间,一缕缕炊烟从瓦屋顶上的烟囱中升起,宛若一条游龙弥散开去。行走在古村巷道,各家各户的饭香味儿扑鼻而来,不由使人食欲大增,勾起了对古村袅袅炊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