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认为这种糖丸是用来哄孩子打针用的,直到长大以后才知道,小时候吃这种糖丸,并不仅仅是哄孩子用的,而属于一种疫苗,叫作脊髓灰质炎的疫苗,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家已经逐渐看不到这种糖丸了,取而代之的是针剂。
他是孩子们口中的“糖丸爷爷”;2000年7月21日,“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作为国家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委员的他,在报告上庄严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就是“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顾方舟。
顾方舟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一颗小小的“糖丸”,或许承载着许多人的甜蜜记忆,而在这颗糖丸背后,是一位老人为之奉献一生的传奇故事。10月24日是世界脊髓灰质炎日。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糖丸爷爷”,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医学教育家,“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顾方舟的一生事业。
原标题:科普|0-6岁儿童疫苗接种健康科普:守护宝宝成长的每一刻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在0-6岁这一关键的成长阶段,疫苗接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像一把无形的保护伞,为宝宝抵御各种传染病的侵袭,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我国医学科学家顾方舟,为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奉献了一生。他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今天,顾方舟诞辰。致敬,缅怀!
来源:科技日报相比于注射类疫苗,口服类疫苗主要有3方面优势:激活的免疫反应程度可能更强;可以激活黏膜免疫;相比于注射,口服方式要方便许多,普及接种速度更快,人们的依从性更高,而且也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接种。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0月1日,科技日报发布《新中国史上的75个“第一”》,第一批糖丸减毒活疫苗研制成功,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第一次发现并提取青蒿素等生命健康领域的历史性事件位列其中。1952年,顾方舟(右1)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生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