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粮食作物的起源问题,总会有朋友发了“研究的质问”:这个来自中东,那个源于南美,难道我华夏先民是靠吸风屙烟活下来的吗?我国是世界农作物八大起源中心的第一个,必然有原产本土的粮食作物,本文就来捋一捋这个问题。
现在中国人吃的大部分食品,原产地在国外。中国原产粮食:小米、水稻、荞麦、稗子、高粱、小麦、大麦等。番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原产国为秘鲁和墨西哥,是西洋传教士在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但很长时间作为观赏性植物,被写入群芳谱里,种植也不广泛,直到十八世纪后,才成为了餐桌上的美味。
中国现有农作物约600种,其中本土农作物约300种。除了明清时期引进的玉米、土豆、番薯等,其他粮食作物基本来自我国主要农业区。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便逐渐开始了对本国农业史的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有关我国农业史的普及读物长期欠缺。
大家注意看,图中的“果实”可不是我们熟知的姜片,它的名字叫落葵薯,这是它果实。这种植物并非中国本土作物,我国曾在70年代将其引进,由于优良的繁殖环境,落葵薯在中国生长得很好,此后逃逸到野外,曾泛滥一时,“霸占”了人们的田地和道路,被人们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