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是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以来,古生物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青藏高原科考队在西藏的新生代地层中发现大量保存较为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结合以往发现化石,在古生物综合研究上产出了许多成果。
记者5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乘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东风,科考人员在“世界屋脊”的珠峰地区再次发现昔日三叠纪海洋霸主——喜马拉雅鱼龙的化石,为了解地壳板块运动和生命演化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标题:珠峰和声丨再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脚下,遍布形状各异的石头,很难想象,曾经这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在今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珠峰科考活动中,一项新发现让科考人员欣喜不已。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考和科研人员经过几个月的艰苦野外考察,在西藏定日县和聂拉木县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古生物学重大发现,是继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鱼龙化石之后,这类化石再一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记者鹤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又有新发现,科考人员近日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新发现将深化细化对这一青藏高原迄今已知的最庞大史前动物的科学认知,有助于该地区中生代生命演进研究。
珠峰大本营区域曾是茂密的森林?珠峰地区古植被和植物多样性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新发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能说明什么?41岁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苏涛带领4人组成的古生物科考分队,已在珠峰地区连续开展了十多天的野外科学考察,寻踪这一地区古生物化石之谜。
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4亿部,其中2.6亿部手机支持北斗功能2022年北斗系统进一步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形成了更多应用场景,有力拓展了北斗大众市场的应用规模。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4亿部,其中2.6亿部手机支持北斗功能,占比约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