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小马,5年前,跑步或者上楼的时候,觉得气喘。开始以为就是自己缺乏运动加之太胖引起的,可是憋喘的情况越来越重。原来还能上3楼,后来上2楼都得休息2次。到医院一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随后安排了住院,上周小马走了,还不到41岁就走了,坐着走的。
心衰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 5 年死亡率为 50%~60%,与常见恶性肿瘤的5 年死亡率相近。很多患者进展到晚期心衰阶段时不但要治疗心衰,还要治疗一些心衰合并症,患者和家属不仅要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还面临着很大的经济负担。
摘要:一种被忽视的疾病,死亡率堪比癌症!最近听到周围的伙伴说到家里老人查出心衰,家里人都寝食难安的,明明老人也才五十多岁,身体还很硬朗。其实心衰就像一辆开了十几年的车,当新车经历时间和使用的耗损后,车的零部件甚至功能都开始老化,心衰也一样,因此多发于有心血管疾病和高龄的人群。
他曾经在4年前确诊了冠心病,期间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早在去年就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胸闷症状,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的,家人朋友都以为是上了年纪导致的,他自己也深以为然,但今天给他做完心脏彩超后发现其心功能只有36%,我跟他说:“李老师,你可能患上了心力衰竭,下面还需要查下bnp值”,但他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一直在追问我冠心病事宜,根本没有意识到心衰的严重性。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那边出诊,遇见了一名50岁的病人,他以前就检查出了冠心病、心衰,平时一直依靠药物控制,也尽量不去做体力活,想要让病情得以稳定控制,但就在上个月社区溜达的时候突发心梗,直接晕倒在地上,幸好周边全是邻居,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幸好因为离医院比较近,第一时间就送去了医院抢救,住院半个月陆续做了两次支架急救手术。
癌症是一个大家庭,其中不仅有号称喜癌的“甲状腺癌”,也有号称癌症之王的“胰腺癌”,但其中绝大多数“成员”的五年生存率超过50%,而心力衰竭则不同,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的终末阶段,一旦患者确诊心衰,也就说明心脏功能受到了损害,进入了恶性循环,五年生存率远远低于50%。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格局从“黄金搭档”“金三角”,升级为“四驾马车”,未来“五朵金花”,甚至“六脉神剑”,将逐渐付诸于临床实践。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良,心衰的病程进展大可延缓,部分患者的心功能好转甚至恢复如常。
昨天晚上,我做完手术,上来看了看朋友们的私信,其中有位患者家属的咨询令我感慨,她是患者的老伴,今年也已经64了,在她的描述中:“病人目前71岁,在家休养,自从一年前出院后,其活动能力越来越差,以前还能陪她下楼溜达溜达,现在基本只能在家里躺着,吃个饭都喘得不行,平时也没有什么精神头,儿女假期回来看都觉得不太乐观”,可她并不理解,要知道当时出院时,医生说心衰二级不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更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她可是按照医生的吩咐定时监督老伴吃药的,怎么现在感觉越来越不乐观了呢?
很多人都听过心衰,知道它是危险的代名词,但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地去了解。心脏是所有生物最重要的器官,没有之一,它无时无刻都处于工作状态,将作为能量载体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这是我们日常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本,当它出现异常时,就会影响到其他脏器所需血液的输送,这会侧面影响到其他脏器,最终出现多脏器衰竭,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