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痰,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我们平日里所咳吐出的痰液,但实际上,中医中所涉及到的痰,却并非如此简单。在这里,就要用到中医里的化痰药了,在中医领域,具有化痰效果的药材其实有很多,比如贝母、瓜蒌、竹茹、桔梗等,这些都是医家常用的化痰良药,不过,若非要在其中加以排名,那么第一要药一定是非这味药材莫属了,它就是半夏。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厚朴、生姜、半夏组成的角药见于《伤寒论》中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要用于脾虚气滞之证。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这种升降关系亦构成了一种空间层次结构,脾胃之气一升一降,出入有序,才能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由半夏、麻黄、五味子组成的角药,是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的核心配伍。方中半夏辛温燥湿,温散寒饮;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五味子收敛肺气,制约麻黄、(一宣一敛,调理呼吸气机)半夏辛散之性,防止辛散太过以伤正。三药配伍,温散寒饮、平喘止咳。
《礼记·月令》中记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半夏。”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共载方剂375首,在这众多的经方中,其中以它命名的就有21方,《伤寒论》113方中,有“它”的正方18方,《金匮要略》245方中含有它的正方和附方一共有32方,除去重复方后,则含有“它”的方共有44方。